在我國古代,太歲始終以神秘面紗示人,是「吉兆」和「兇兆」并行的一種東西。
一方面,如果「在太歲頭上動土」,即觸及兇神,就可能招來禍害和災難。另一方面,太歲是求而不得的「仙藥」,使用后可「延年益壽」「長生不老」。
這是古人在沒有現代化精密儀器檢測的前提下衍生的結果,那時的權威人士說什麼,太歲就是什麼。
那麼,太歲有何神秘?在現代科學的論證下,它究竟是一種什麼「東西」?
在中國的歷史長河里,先民們善于探索,創造和挖掘了許多匪夷所思的東西。正所謂任何傳說都源于現實中留下的蛛絲馬跡,很快人們就發現了「太歲」這個神秘物種。
在有據可考的文獻中,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期,神作《山海經》的「海外南經篇」中就這樣描述太歲:視肉、聚肉、太歲、封。描述「太歲」看上去和吃起來都像肉團,把它割掉了還會自行生長,驚恐它是一個沒眼沒嘴沒腳的邪惡之物,觸之恐招禍害。
在流傳演繹下,說太歲是源于地下的「兇神」,它會在人們蓋房拆屋時,攜帶木材磚瓦似飛箭般傷人。它法力無邊,神秘詭測,誰碰它不家破人亡,也會傾家蕩產。
因此,遇見太歲就是兇兆,它是修繕房屋的戒律,大家可千萬不要在「太歲頭上動土」。
民間也有祭祀「兇神」祈福平安的一面,比如朱元璋就將「太歲」奉為 「尊神」:「太歲者,十二辰之神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